【一醫·醫者紅】 口腔癌多學科診療(MDT)為疑難重癥患者保駕護航
近日,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在口腔癌MDT(多學科會診)專家團隊的保駕護航下,為70歲身患多種基礎疾病的楊爺爺實施手術。楊爺爺經過兩周的術后康復治療,身體情況穩定,于4月6日順利出院。
楊爺爺因上腭疼痛兩個月,來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,醫生為其取上腭組織進行活檢,根據活檢結果確診為“硬腭角化型鱗癌”,結合影像學報告提示病灶已破壞骨頭,屬口腔癌局部晚期。加之患者高齡,同時又身患高血壓病、慢性支氣管炎、冠心病等多種基礎疾病,手術風險極高。
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黃程啟動口腔癌MDT專家團隊會診,集結了腫瘤、影像、病理、麻醉、重癥、呼吸、心內及營養等多學科,對該病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討論。MDT專家認為,患者口腔癌病灶屬于局部晚期病變,手術難度大,切除范圍廣,但總體上屬于“可切除”范疇。由于患者自身的基礎疾病會增加手術麻醉和術后康復過程的風險,可能會出現嚴重心律失常、重癥肺炎、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癥。因此,如能積極治療控制基礎疾病后再實施手術,將會更加平穩地度過術后危險期。
另外,手術需同期修復口腔缺損,修復方案有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復和游離皮瓣移植修復。前者成功率高、耗時短,但對患者肺功能影響大,術后重癥肺炎出現率高;后者不影響肺功能,但手術耗時較長,也將增加術后肺部感染風險。呼吸科專家詳細了解了兩種術式的利弊后,建議選擇游離皮瓣移植修復口腔缺損。
黃程與患者及患者家屬詳細溝通了治療方案,患者及家屬表示贊同,并會積極配合做好術前準備。經過降壓、抗感染、營養支持、改善呼吸功能、圍手術期氣道管理等一系列術前治療,3月22日,黃程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沈文宇,為患者進行了“氣管切開+雙側上頜骨部分切除+雙側頸淋巴清掃+游離皮瓣移植修復術”,手術總耗時10小時28分。
手術期間,麻醉科主任周正陽團隊全程監測,及時處理患者氣道壓高、血壓高等突發狀況;手術后當晚,患者出現了低血壓、寒顫及心律不齊,重癥醫學科立即聯合心血管內科為患者進行擴容、保溫及復律等對癥治療;患者情況穩定后,于術后第二天,通過鼻飼進食了營養科提供的膳食餐;術后第五天,患者又出現胸悶、氣促等肺炎癥狀,復查肺部CT提示雙肺感染,雙側胸腔積液,呼吸內科立即在床旁為其進行“纖支鏡下肺泡灌洗術”,當晚,患者癥狀明顯好轉。經過多學科的共同協作,患者于術后第十二天,能自己進食和下床行走。
黃程介紹,目前醫院的多學科團隊(MDT)合作治療模式已日臻成熟。與傳統會診相比,它的優勢在于:
1.一人一方案?;颊呙鎸Φ牟粌H僅是一個接診醫生,而是多個專家組成的“智囊團隊”,共同制定科學、合理、規范化、個體化的診療方案。
2.MDT專家經過了多次的磨合與合作,對不同學科之間的理解加深,團隊的醫療水平大大提高,對治療方案的考慮也更加全面。
3.MDT可根據治療過程中患者機體狀況的變化、腫瘤的反應而適時調整治療方案,使醫生逐漸從看人生的“病”,轉變為看生病的“人”。
黃程表示,針對口腔癌疑難患者,通過MDT合作治療,將多種治療手段科學地結合起來,可以使患者延長生存期,改善生活質量,最大程度獲益。
專家介紹
沈文宇
? ? ?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,副主任醫師,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青年委員,湖南省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-頭頸腫瘤MDT專委會委員,湖南省醫學會顯微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,湘潭市抗癌協會頭頸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,湘潭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,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-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會員。2015年-2016年于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進修學習。
專業擅長:耳鼻喉常規疾病,頭頸良、惡性腫瘤(含甲狀腺及甲狀旁腺腫瘤),口腔頜面部良惡性腫瘤的診治,口腔頜面部外傷、骨折的診治,各類帶蒂皮瓣及游離皮瓣移植修復。
坐診時間:?每周二下午、周四上午
坐診地點:?門診四樓
咨詢電話:13787423253
撰稿:沈文宇
編輯:王穎
審核:黃程 袁雯